2011年6月14日 星期二

英國倫敦教育學院(IOE)

倫敦大學計有19個獨立學院,知名學院有國王學院、教育學院、政經學院…等,我們5月27日拜訪了向以培育師資聞名的教育學院:Institute of Education, University of London,除了校務簡介之外,該校副校長Dr. Mary Stiasny特別安排了兩場演講課程,讓我們大多數夥伴一圓「短期遊學」的美夢!也藉此從溫學術殿堂的溫暖。

Institute of Education, University of London
倫敦教育學院副校長Dr. Mary Stiasny與中華民國教育部陳處長
過去幾個世紀以來,隨著大英帝國的向外擴張,世界上各個日不落帝國的殖民地都普遍使用English,然而在殖民地或其他非英語系國家原有語言文化的慣性影響下,各地區的英語都夾雜了當地的語言文法特性,失去「純」英語的特性,應該說就是英語的「全球地化發展」。Dr. John O’Regan認為,由於各地區英語的在地化發展,讓英國(United Kingdom)的英語更顯「pure」!教授進一步強調,未來使用英語的人口會突破20億,而學好英語的關鍵就是要從UK找到好的英語教師,這應該是英國學者為英國人找到的另一個契機!還記得修息研究所課程時,鄉土旅遊專題研究課程的倪教授,最喜歡參考英國人類學家的研究論文,由於英國人喜歡使用較為艱澀的單字和文法來撰寫報告,不似美、加地區的文獻淺顯易懂,因此這門課乃成為我們最難忘的記憶。英國人對自己語言的優越感由此可見一斑!

倫敦教育學院Dr. John O’Regan與中華民國教育部陳處長
倫敦教育學院閱覽室
第二門課是行動研究,Dr. Kim Insly一再強調「Teacher as researcher」的重要性,她認為教師的自反省實踐,就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歷程,透過反省實踐與專業發展,教師能不斷致力於教室現場的問題解決。行動研究著重在教育現場的問題發現,問題診斷,解決策略的研擬,策略的實施,結果的檢討與策略的修正,透過這一循環的行動,最終來解決教育現場的問題;問題解決就是教師專業的展現。行動研究與教師專業發展不僅是臺灣教育當前的重要議題,先進國家UK的師資培育重鎮也大聲疾呼其重要性,顯然臺灣的教育發展已趕上世界先進國家的潮流。(100-06-14)

倫敦教育學院Dr. Kim Insly
蔡英文的母校─政經學院(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